近年来,汉中市高度重视教材教辅、课外读物等征订使用和日常监管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全力营造公开、透明、健康的教辅选用、使用环境,切实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该市调整中小学教材教辅选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一步强化对全市中小学教材教辅选用工作的指导、检查、监督。成立汉中市大中小学教学用书排查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和专家团队,全面安...
汉中市南郑区共有学校127所,普通高中3所,职业高中1所,初级中学18所,九年制学校9所,小学72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特教学校1所,教学点22所,中小学校在校学生62614人。近年来,南郑区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扎实做好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 ——建立教辅评议推荐制度。该区成立由教体局分管领导任组长,教研员、校长、科任教师为成员的教辅材料选用、审定评议委员...
汉中市南郑区共有学校127所,普通高中3所,职业高中1所,初级中学18所,九年制学校9所,小学72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特教学校1所,教学点22所,中小学校在校学生62614人。近年来,南郑区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扎实做好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网配图图文无关) ——建立教辅评议推荐制度。该区成立由教体局分管领导任组长,教研员、校长、科任教师为成员的教辅材料...
2022年以来,汉中市略阳县围绕“提升教师师德师风整体素养和教书育人能力”总目标,以树师德、强师能、铸师魂、优师风为切入点,采取专题培训、学思践悟等形式,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作风纪律保障。 ——提升站位树师德。8月22日至24日,该县教体局举办由全县中小学幼儿园142名正、副校(园)长参加的第一批次师德师风专题培训会,8月28日至30日举办由全县...
近期,佛坪县教体局统筹推进办学模式、育人方式、教研方式改革,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改革办学模式,促进优质均衡发展。该县构建城乡、校际、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资源均衡发展。小学采取集团化办学模式,按照区域相近、优势互补原则,建立1个联盟型教育集团、3个协作型教育集团,加快教育集团化、集团名校化、名校品质化进程。初中、高中实行对口合作模式,实现全...
近年来,汉中市宁强县坚持“九个强化”,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强化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该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组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相关领导为副组长,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宁强县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和县长办公会专门研究教育工作机制,研究解决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
近年来,汉中市宁强县坚持“九个强化”,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强化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该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组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相关领导为副组长,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宁强县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和县长办公会专门研究教育工作机制,研究解决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
为深入推进“双减”工作走深走实,宁强县教育体育局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不断强化“345”德育模式,全县中小学校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为核心,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遵循,以思政课建设为载体,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强化三项机制。一是强化领导组织机制,成立县、镇、校德育工作机构,紧跟时代发展脉搏,谋划重点、优化制度,推进新时代德育工作。二...
汉中市佛坪县教体局用“后视镜”“放大镜”“望远镜”的视角,对照思政课建设的基本内涵、基因密码、现实意义,积极探索思政一体化育人路径,促进思政课程、学科德育、活动思政协同发力,发挥课程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作用。 ——用好“后视镜”回望,透视学科建设基本内涵。该县指导各校扎实开展“思政”全员大练兵活动,在操练中强化思想认识、提升专业素能,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县级小学道德...
近年来,镇巴县大力实施学前教育民生工程,通过加快资源供给、落实惠民政策、“去小学化”推进规范化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让广大幼儿都能享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跨越。 ——加快资源供给,破解“入园难”。自2010年以来,该县通过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重点在农村地区和城镇新增人口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幼儿园从14所...